세균성 폐렴은 세균감염으로 인한 종말기도, 폐포강 및 폐 간질의 폐실질성 염증이다.
主證 | 治法 | 方劑 | 藥物(단위: g) | |
風寒襲肺 | 惡寒重, 發熱輕, 無汗, 周身酸楚, 咳嗽喀痰, 色白淸稀, 苔薄白, 或苔白厚膩, 脈浮緊或浮滑 | 消風散寒, 宣肺化痰 | 杏蘇散 加減 | 杏仁 10, 蘇葉 10, 薑半夏 10, 陳皮 10, 桔梗 10, 前胡 10, 荊芥 10, 防風 10, 甘草 5 |
風熱犯肺 | 惡寒輕, 發熱重, 咳嗽氣促, 喀痰色黃或色白粘稠, 咽痛, 胸痛, 口渴欲飮, 舌邊尖紅, 苔薄黃, 脈浮數 | 辛凉解表, 宣肺化痰 | 銀翹散 加減 | 銀花 10, 連翹 10, 豆豉 10, 薄荷(後下) 5, 桔梗 10, 鮮蘆根 15, 牛蒡子 10, 生甘草 5, 黃芩 12, 瓜蔞皮 12 |
痰熱壅肺 | 發熱, 咳嗽, 氣息粗促, 喀痰黃燥, 不爽, 或有腥味, 或咳血痰, 或血絲, 咳引胸痛, 舌紅苔黃膩, 脈弦數 或 滑數 | 淸熱解毒, 宣肺化痰 | 麻杏石甘湯加味 | 炙麻黃 5, 生石膏(先下)30, 杏仁 10, 生甘草 5, 銀花 15, 連翹 10, 魚腥草 15, 黃芩 15, 川貝母 10, 全瓜蔞 20 |
肺熱腑實 | 壯熱, 汗出熱不退, 面赤, 口渴, 咳嗽喘促, 大便秘結, 腹部脹滿疼痛, 或伴有神昏譫語, 舌紅苔黃燥, 脈洪數或滑數 | 通腑泄熱, 淸肺化痰 | 宣白承氣湯加味 | 生大黃(後下) 10, 生石膏(先下) 30, 全瓜蔞 15, 杏仁 10, 黃芩 15, 枳實 10, 厚朴 10, 川貝母 10 |
熱毒內陷 | 高熱夜甚, 咳喘鼻煽, 痰中帶血, 口渴引飮, 煩躁不安, 時有譫語, 甚至昏迷抽搐, 脣甲發紺, 舌紅絳無苔或苔黃黑, 脈弦數 | 淸心養營, 豁痰開竅 | 淸營湯 合 菖蒲鬱金湯加減 | 水牛角(先下)30, 生地黃 15, 銀花 15, 連翹 10, 黃連 5, 丹參 10, 石菖蒲 10, 鬱金 10, 炒梔子 10, 天竺黃 10, 竹瀝 10 |
陰竭陽脫 | 高熱驟降, 大汗淋漓, 四肢發冷, 呼吸喘促, 脣甲發紺, 煩躁不安, 神志模糊, 面色蒼白, 舌靑黯, 脈細微欲絶 | 益氣養陰, 回陽固脫 | 生脈散加味 | 人參 10, 麥門冬 10, 五味子 10, 山茱萸 10, 煆牡蠣(先下) 各 20, 黃耆 30 |
氣陰兩傷 | 身熱漸退, 或低熱夜甚, 乾咳小痰, 粘稠不爽, 神疲乏力, 自汗或盜汗, 或口渴煩熱, 舌紅乾裂少苔, 脈細數無力 | 益氣養陰, 淸解餘熱 | 竹葉石膏湯加減 | 竹茹 10, 生石膏(先下)30, 麥門冬 15, 太子參 15, 桑白皮 10, 地骨皮 10, 沙參 15, 生地黃 15 |
加味藥物 | |
白痰多, 舌苔白膩 | 厚朴, 茯苓 |
咽喉腫痛 | 蒲公英, 牛蒡子 |
胸痛 | 玄胡索, 鬱金 |
咳痰帶血 | 白茅根, 側柏葉 |
咳痰腥味 | 金蕎麥根, 薏苡仁, 冬瓜子 |
熱毒盛 | 銀花, 板藍根, 大靑葉, 紫雪丹 |
燥屎不下, 腹脹痛 | 玄明粉, 厚朴 |
神昏煩躁 | 安宮牛黃丸, 至寶丹 |
抽搐 | 釣藤, 全蝎, 地龍 |
陽微欲脫 | 紅參, 炮附子, 乾薑 |
蘇惠萍, 黃淑芳 主編 呼吸病 手冊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4 pp 18-22